今天上課時,同學分享的一段詩
這句話,多麼的有哲理啊!
「後退原來是向前」
身為一名老師,要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
不要希望立竿見影,就像插秧一樣
不斷的向後退,當你抬頭時,卻可以看見滿片的秧苗
誰說後退就是不好?
誰知道這不會是向前呢...
目前分類:學教育的眼睛 (49)
- May 08 Thu 2008 11:05
「後退原來是向前」
- Mar 04 Tue 2008 00:19
叁月肆號 我準備要去高中見習
你知道的,你知道的
即使我常常像個老夫子一樣暢談教育觀點
但是我還是一個教育生手,或者我常常想
我適合當一個教育觀察者,而非老師口中的教育家
所以當我面對學生的時候會緊張
在授課之前會緊張發抖,這就是我
不知道我會不會是一個好老師
但我期許自己可以是!
在過六個多小時後,我的第一次高中見習
相信這和當一名幼教老師,又會有許多不同
葉老師,幼保科,葉老師...
聽起來,恩...蠻稱頭的,不是嗎?
- Mar 22 Thu 2007 22:53
聽到一個哀傷的故事,但每個人都要在勇敢的為自己活
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不管你相不相信
- Mar 22 Thu 2007 22:13
台灣是世界上第一個連罰站都不行的零體罰國家
- Mar 05 Mon 2007 19:03
EDUCATIONIST
身為公眾人物
是應該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的
- Feb 07 Wed 2007 18:38
親愛的主唱大人,你真是太屌了!
- Jan 13 Sat 2007 17:58
IQ148華裔天才 30歲早夭
曾以超高智商震驚馬來西亞的華裔神童張世明,拿到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後,疑因受不了社會壓力,變得自暴自棄,不說話也不進食,送院治療五年後撒手人寰,年僅卅歲。
張世明早年做的智商測試達一四八,世上僅有百分之二的人有此聰明才智。他十一歲小學畢業,再連跳數級,十三歲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為最年輕的外國學生,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十五歲時考入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可謂一帆風順。
不過,經七年苦讀拿到博士後,天才夢卻戛然而止。由於年紀太輕,張世明畢業後沒法適應美國環境和工作壓力,加上眾人的奇異眼光,導致他心理壓力過大,性格變得孤僻。父親張其霖為了兒子的健康,二○○一年接兒子回馬來西亞。
到二○○二年,張世明情況惡化,情緒低落且出現自殺傾向而入院治療,仍拒進食和說話,極度沮喪,醫生設法開解,但和心魔糾纏五年後,上周因糖尿病引發敗血症搶救無效,結束傳奇而短暫的一生。
張世明最愛物理學、哲學及所有關係到人類思維的科目,希望成為物理學家取得諾貝爾獎。他幼時寫的一首「泡泡詩」,最能看透他的內心:「我站在涼台,出神仰望蒼穹,思維在銀河間遨遊,去窺破驚愕的疑題!」
- Dec 27 Wed 2006 01:13
請正視幼教師資的專業性
新的幼托整合法令,像是在定一個罰則一樣
所謂的問題,沒有解決多少,只是一味的在為幼教機構設下緊箍咒。
- Dec 26 Tue 2006 02:07
說要重視品德教育,這樣立法草率,要如何為教育把關?
學童健康品德 誰來把關?(95年9月8日)
蘇傳臣╱朝陽科大幼保系講師
「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第九條第五款規定,服務人員應為高級中等以上學校畢業,並經三百六十小時專業課程訓練結訓者。
- Dec 26 Tue 2006 01:42
所謂的幼托整合,到現在根本就像是個笑話
今天聽幼托整合的演講一整個很有想法和感觸
但是太晚了,明天再來分享一下
這失去初衷且荒腔走板所謂幼托整合....
- Dec 15 Fri 2006 00:29
關於一個老師應該保有的信仰
今天上青少年心理學時
老師跟我們談到,身為一個老師
應該要對自己的職業有所信仰
- Dec 11 Mon 2006 00:27
天下雜誌----教改十年
看著電視上的回顧
對照現在的成人
不知道為什麼我有點難過
- Dec 09 Sat 2006 11:20
那誰要保護我們的學生?
今天上教育心理學時,老師說
他剛當上老師的時候很有衝勁
常常為了學生而處理一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