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就是累積與擁有?或者,長大意味著不斷的失去?」

看著封面的這兩行字,讓我久久不能自己,我問自己,
長大對我而言,究竟是累積與擁有,還是只是不斷的失去?
我們努力的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停的奔跑,想要成為第一個到
達成功的人,只是我們都忘記,第一名永遠都只有一個,我
們永遠在奔跑的過程中,不小心的失去了我們的童年,不小
心失去了我們的單純,不小心的失去了我們的特別,我們在
奔跑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平庸與冷漠......

第一次看一本書,從一開始就眼眶發熱,並且哭到不能自
己,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或許我是羨慕小傑的勇氣,或
許是,我在文章中,看見了曾經的自己,我們都曾經討厭上
學,我們都努力的在一層又一層的考卷堆中抬起頭,想要從
一些縫隙中找到未來的形狀,只是考卷堆中的光芒,很小,
很小,就像我們這麼多人,卻要去擠同一個出口一樣的小,
但是很多師長卻以著能不能擠進那個小小的洞口,來評論一
個人的好壞與希望;國中的時候,我上A段班,但是我的數
學很差,記得有一次模擬考數學考了30分,老師把考卷從我
的眼前丟下去,而我的手就那樣尷尬的停在空中,然後冷冷
的說:「拿著考卷蹲在旁邊聽!」我就真的那樣蹲在講台邊
聽了,還依稀記得老師後來踩在考卷上的腳印,我們都沒有
人吭聲,沒有人反抗,我們都沒有小傑那樣的勇氣,決定要
說出自己的聲音,決定要站出來對抗這巨大無比的腐敗教育
體制。

因為我們都不能確定「我們所一直堅信著的,是錯的!」

我們已經習慣,對於所有的事情沉默以對,也深深的相信
著那ㄧ張又一張薄薄的畢業證書,對我們有著無可比擬的
重量,所以當我們發現,原來這一切竟然是錯的的時候,
我們也沒有勇氣說出來了,因為害怕改變,所以變得願意
隱忍,只要可以平安的度過,就好,至於正義或者是真理
,大家已經越來越不在意。

印象很深的是,當他們在抗議時,有一個膽小的男生站
上宣傳車,唱了一小段「阮若打開心內的窗」然後說的一
段話

「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時,青春、歡笑、自由與
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互相憎恨、鬥爭、殺
戮….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
了一連串失去的過程!」

然後隔天,那個男孩自殺了,因為他無法承受這生命
所給予的強大哀傷,男孩的母親衝到小傑面前怪他,怪
小傑把男孩的心喚醒,讓他承受這樣無法承受的痛苦,
只是他的母親沒有發現,並不是小傑把那男孩的心喚醒
,所以痛苦讓他無法承受,而是他一直承受著那樣的痛
苦,只是無法傾訴,只是他被喚醒,把心裡的感受說出
來而已,有多少大人,沒有在聽孩子在想什麼,在說什麼?

教改一直改來改去,卻始終沒有人知道孩子要的是什
麼?所有的人都說是為了要減輕孩子們的壓力,所以教
改,但是卻不是以孩子的本位去做教改,還是一味的以
著大人的眼光去教改,多元入學,卻讓孩子更辛苦,本
來只要補學科,現在卻還要補才藝,書包越來越重,孩
子的肩膀越來越沉,走路的步伐越來越慢,每次看到補
習班的孩子們懇求著我不要寫評量,我多想要答應,卻
不行,每次當他們眨著眼睛問我:「老師,你以前也不
喜歡寫評量,現在卻叫我們寫,這是不是你的報復?」
很驚訝,卻覺得心疼…..是啊,這會不會是大人的報復
手段呢?因為曾經承受過,所以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應該
要概括承受?

書本的最後,有一段話,或許所有的大人都應該要好好的想一想

「有沒有人想過,有沒有可能監獄禁錮的只是無形的思想?
能夠酷刑迫害的也不只是看得見的刑具?
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
如果依間應該傳出學生嬉笑聲的教室,
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身軀的操場,
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12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

十二年的禁錮會怎樣改變一個人?
如果那ㄧ對一對無精打采、死魚般的眼神讓人聯想到死亡的話,
監獄堆積如山的屍體至少還有一張一張的照片可供紀念,
而孩子們是去的那些閃耀著光芒的眼神,我們將要去哪裡憑弔?」

教育要給孩子們的到底是什麼?是要孩子們懂得自我的價值
,實現自己,還是像是一個模具,把每個孩子丟進去,用一樣
的標準一樣的教養態度與方式,期望可以有一模一樣的東西出
來?那是一個人?還是只是一個模型?如果孩子們在學校裡只
學習到知識、競爭,那麼不用到學校可不可以學到?孩子到學
校要學的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人真的知道?孩子不能夠決定自
己要學什麼,因為專家學者認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
專家學者卻忘記,我們都是自己決定要左轉右轉、吃飯睡覺的
,只有自己真正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到底這個世界,是孩
子太無知,還是大人們太過自以為是?

在我已經變成半個大人的今天,我始終在哀悼著我的童年,
我們有著不完整的童年,而我們,能給孩子們的,又有些什麼
?快樂嗎?還是一個模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spa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